銅仁:書香潤心?滿城文脈相連
隨著全民閱讀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書香銅仁”建設持續(xù)走深走實,越來越多銅仁市民主動告別碎片化的電子瀏覽,選擇以“沉浸式閱讀”開啟日常時光。如今,“泡圖書館”早已超越單純的學習范疇,成為人們放松身心、汲取精神養(yǎng)分的生活新風尚,一股濃郁的書香悄然浸潤著這座城市的文化肌理。
走進碧江區(qū)圖書館,光潔的地板映著柔和燈光,書架上的書籍整齊列隊,讀者們或伏在桌前靜靜品讀,筆尖偶爾在本子上留下輕痕;或在書架間緩步穿梭,細細尋覓心儀的讀物。自助借還書機前,人來人往,一切都井然有序。 “以前周末總覺得時間渾渾噩噩就過去了,家里環(huán)境太松散,刷會兒手機、做會兒家務,一天就沒了,根本靜不下心來看書。”市民王珊手持剛借到的散文集,臉上帶著滿足的笑意,“來到圖書館就不一樣了,周圍人都在專注閱讀,那種安靜又專注的氛圍能讓人瞬間沉下心來,一上午就能讀完半本書,不僅收獲滿滿,效率也特別高。”
為進一步提升讀者體驗,碧江區(qū)圖書館始終以群眾需求為導向,持續(xù)優(yōu)化服務細節(jié)。針對不少讀者忘帶借閱證、臨時想借書卻不便的問題,圖書館主動對接相關部門,開通社??ń钑δ?。如今,讀者僅憑一張日常使用的社保卡,就能“一卡暢享”圖書借閱、電子資源查詢、自習座位預約等全流程服務,無需額外辦理借閱證,真正實現“少跑腿、多讀書”,讓閱讀門檻再降一級。 如果說碧江區(qū)圖書館是銅仁書香建設的“主陣地”,那么在玉屏侗族自治縣,一列“開”進城市的綠皮慢火車,則為當地閱讀生態(tài)增添了獨特的創(chuàng)意與溫度。該縣創(chuàng)新盤活閑置資源,將退役的綠皮火車車廂改造升級,建成集閱讀、文創(chuàng)展示、文化交流于一體的“火車書屋”。這一充滿巧思的設計,不僅讓承載歲月記憶的老火車重煥生機,更以“移動文化空間”的形式,為城市公共文化服務拓展了新場景與新維度。
步入火車書屋內,一股溫馨而雅致的氣息撲面而來,四節(jié)車廂分別設置了休閑閱讀區(qū)、文創(chuàng)產品展銷區(qū)、閱讀交流分享區(qū)、飲品區(qū)等區(qū)域。車廂內藏書豐富,涵蓋了科學技術、少兒讀物、文學藝術等多個類別,可供不同讀者閱讀。 “我每周都會和同學來這兒看書,最喜歡讀數學思維和文學類書籍。”玉屏第一中學學生楊思睿手持《數學思維訓練》,眼神認真,“這兒的書特別對胃口,有的幫我鍛煉解題思路,有的積累好詞好句、提升寫作能力,對學習幫助很大,每次來都有新收獲。”
除了大型圖書館的功能升級與特色火車書屋的創(chuàng)意打造,銅仁城區(qū)的“小而精”社區(qū)公共閱讀空間,更讓書香真正走進群眾“家門口”。碧江區(qū)的許韻蘭公共閱讀空間便是典型代表,這里以生活美學為設計核心,原木色桌椅、錯落的綠植盆栽、簡約落地燈與書架相映成趣,既有文藝氣息,又不失家的溫馨。自2021年開放以來,這里便成為年輕人打卡、周邊居民閱讀的“精神驛站”。 “平時工作節(jié)奏快,每天被任務推著走,特別容易心浮氣躁。”市民朱鈺霏端著熱茶坐在窗邊,陽光灑在書頁上,“這里環(huán)境優(yōu)美又安靜,能讓我在忙碌中徹底靜下心,讀幾頁書,整個人的節(jié)奏都慢了下來,特別放松。” 從大型圖書館的功能迭代,到火車書屋的創(chuàng)意破圈,再到社區(qū)閱讀空間的精準布局,銅仁正以多元載體構建“15分鐘公共文化服務圈”,將文化服務的觸角延伸至城市的大街小巷。這些散布街巷的閱讀空間,不僅是知識的傳播地,更是城市文化的涵養(yǎng)地——它們以書香潤澤人心,以“悅”讀惠及民生,讓閱讀從“小眾情致”走向“大眾日常”,讓滿城文脈在墨香中靜靜流淌,繪就出“書香滿銅仁、文化潤萬家”的生動圖景。
編輯:徐霜
二審:鄧兵
三審:黃燁
總值班:王能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