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馬場壩村:玉米油菜輪種?助農實現“雙增收”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金秋時節(jié),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土地坳鎮(zhèn)馬場壩村消水坨100畝玉米單產提升示范基地迎來豐收季。
玉米色澤金黃,顆粒飽滿,捧在手里,沉甸甸的??粗崭顧C來回收割,農戶們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藏糧于地,藏糧于技。伴隨著收割機的轟鳴聲,一顆顆玉米稈被割刀切斷,輸送裝置將玉米穗輸送至脫粒裝置,完成摘穗、剝皮、脫粒、清選、打包。被粉碎后的秸稈直接還田使用,既能提高土壤肥力又能保障下季糧食產量。
土地坳鎮(zhèn)馬場壩村監(jiān)督委員會主任文愛吉說,今年是個好收成,耕種管收都實現機械化,經過農業(yè)技術人員現場測產,畝產干玉米1084斤,100畝大概有11萬斤玉米。按照市場保底價每斤1.3元算,產值達到14.3萬元。目前,玉米已被鄰村養(yǎng)殖場和鄰鎮(zhèn)酒廠預購完畢。
鄉(xiāng)村振興,產業(yè)先行。馬場壩村消水坨玉米單產提升示范基地土地集中連片,土壤肥沃,靠近通村公路和產業(yè)路,交通運輸便捷。今年年初,駐村工作隊和村支兩委通過積極謀劃和認真比選,最終敲定將消水坨這片土地用來發(fā)展玉米產業(yè)。該縣馬場壩村也被列為該縣玉米單產提升示范點之一。
有了縣農業(yè)農村局和村支兩委大力支持和鼓勵,該村與群眾簽訂土地流轉協議,支付土地流轉費近2萬元。在前期土地整理、以及中期玉米除草施肥、牛羊看管等各環(huán)節(jié),帶動本村群眾就近務工200多人次。
“今年在玉米基地掙了不少錢,在玉米基地務工,每天100元,希望村里發(fā)展更多的產業(yè),給我們提供更多就近務工掙錢的機會。”土地坳鎮(zhèn)馬場壩村村民文曉平高興地說道。
據悉,馬場壩村玉米單產提升示范基地選用的玉米品種是雜交玉米貴桌玉9號,該品種由貴州大學與貴州卓豪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研發(fā),全生育期153天,作為省級主推品種,其抗逆性在高山、低溫及干旱條件下表現穩(wěn)定。
沿河農業(yè)農村局農機應用推廣站農藝師冉飛介紹,今年他們在土地坳鎮(zhèn)馬場壩村建立了100畝的玉米凈作全程機械化示范點,測產畝產1084斤,較上年平均畝產800斤增產284斤。在耕種管收各環(huán)節(jié)全程提供機械化服務以及技術指導,并幫助種植大戶聯系市場銷售渠道、申報政策補貼等,大大提高了農戶的種植熱情。
致力于土地增效、糧食增產、群眾增收,在玉米收獲后,經過一段時間的休耕,農戶們計劃再種植油菜,既充分利用了土地資源,又避免了土地的過度使用。目前沿河農業(yè)農村局已對馬場壩村100畝油菜示范種植進行立項,下一步將繼續(xù)聯系農業(yè)技術人員到村指導,傳授油菜種植技術,確保油菜種植順利進行。
為不斷充實群眾“錢袋子”,該縣今年推行大豆玉米與油菜輪作面積2萬余畝。同時通過普及農業(yè)機械化生產技術,提升主要農作物耕種管收綜合機械化作業(yè)率,全力保障糧食安全生產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進一步促進農業(yè)增效、農民增收。
編輯:徐霜
二審:石蘭
三審:蒲智
總值班:勾文明 肖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