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金豆腐的“兩山”密碼
初秋的清晨,陽光穿透梵凈山的薄霧,灑在金廠村的千年銀杏樹上,茂雄金豆腐山莊又升起裊裊炊煙。灶房里,電磨嗡嗡作響,飽滿的黃豆與甘甜的泉水相擁成漿。楊光仙手持長瓢,嫻熟地將酸湯點入沸騰的豆?jié){,乳白的漿液漸漸凝結(jié)成形,嫩如凝脂,香氣誘人——這就是梵凈山西麓的金豆腐,不僅裹著土家人的煙火氣,更藏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轉(zhuǎn)化密碼。
2025年8月1日,拍攝的金廠村生態(tài)環(huán)境。
金廠村坐落于世界自然遺產(chǎn)地梵凈山腳下,因早年開采金礦而得名,當(dāng)?shù)刂谱鹘鸲垢臍v史可追溯至明朝萬歷年間。20多年前,金豆腐還只是藏在土家吊腳樓里的家常味道,不為外界所知。那時的金廠村,山是“礦山”,河是“礦河”,隨著湖南、廣西、山東等地礦商帶著設(shè)備涌入,20多個礦洞在山間星羅棋布,挖金礦的機器聲、礦石的撞擊聲交織在一起,打破了山村的寧靜。
一段時間,金廠村民以“金”為生。“洞里挖金、河里淘金,連村里的孩子都提著撮箕在金廠河里淘金。”楊光仙一邊點著豆腐,一邊回憶那段刻骨銘心的往事,“大家都圍著金子轉(zhuǎn),有的籌錢當(dāng)起礦老板,有的干起搬運工,有的進洞挖礦,還有的上山砍樹做礦洞的撐子木。”
楊光仙的丈夫田茂雄最早也是一名礦工。他看著開金礦能帶來吹糠見米的效益,不甘心在礦廠賣苦力,就和村民楊勝富、蔣茂培等5人籌錢買機器,合伙開洞挖金礦。可這“黃金夢”沒做多久,田茂雄說:“礦洞越挖越深,里面積水越來越多,一場洪水把洞里的設(shè)備全沖毀了,投的錢也打了水漂。”
田茂雄介紹當(dāng)年挖金礦的地方。
田茂雄的“黃金夢”付之東流,挖金淘金破壞生態(tài)的慘痛代價也接踵而至。暴雨引發(fā)泥石流,礦渣堵了河床,下游稻田被泥水淹沒;居住在金廠河下游的村民,飲水和農(nóng)田灌溉都受到嚴重影響,村民怨聲載道。“山上光禿禿的,人和牲口都不敢喝河里的水,水稻剛抽穗就枯死了。”回憶起昔日的慘狀,72歲的木黃鎮(zhèn)盤龍村村民羅會成連連搖頭。
那時,楊光仙在金礦廠食堂煮飯,想給礦工做碗金豆腐,卻是有技無下處。目睹祖祖輩輩用來做飯、洗衣、磨豆腐的金廠河水一天天變渾濁,楊光仙很是心疼,“河水渾得濾不出清漿,酸湯點下去全是散的,老手藝都失靈了。”
轉(zhuǎn)機出現(xiàn)在2003年7月。為保護梵凈山生態(tài),印江自治縣人民政府與梵凈山管理局聯(lián)合整治金礦,炸封了金廠、四方巖、標水巖等23個非法采礦點,上千名礦工和淘金人陸續(xù)撤離。金廠村的“黃金時代”戛然而止,因開礦熱鬧起來的“金廠街”日漸蕭條。隨之,印江通過實施封山育林、頒布《印江河保護條例》等一系列措施,守礦、護河、禁伐,修復(fù)千瘡百孔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田茂雄介紹2004年實施的《封山育林公約》。
“不挖金礦,怎么辦?”田茂雄放下鎬頭,被聘為保護梵凈山的首批護林員,白天夜晚巡山護河,防偷礦、防淘金,每月工資300元。田茂雄說:“每天巡山看著樹苗一點點長高,心里比挖著金子還踏實。”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漸漸地,金廠河水清了,山坡綠了,千年銀杏樹也愈發(fā)蒼勁挺拔。想起婆婆真?zhèn)鞯慕鸲垢炙?,楊光仙盤算起開農(nóng)家樂,把金豆腐手藝用起來。
引來山泉水,種上生態(tài)豆,備好農(nóng)家菜,“茂雄金豆腐山莊”成了金廠村的第一塊農(nóng)家樂招牌。從此,石磨推豆?jié){的聲響成了金廠村的致富晨曲。
昔日光禿禿的山坡,如今已是滿目蒼翠,森林覆蓋達96%以上。
制作金豆腐是門功夫活,楊光仙的手藝顯得更地道。他能做出湯豆腐、干豆腐、灰豆腐等五六個花樣,再配上農(nóng)家臘肉、水腌菜、干干菜、貓貓豆、時令蔬菜和洋芋飯,這樣的美食套餐讓游客常吃不厭,成了金廠村農(nóng)家樂的“金品牌”。
湯豆腐。
梵凈山環(huán)山公路開通后,每到夏秋時節(jié),不少游客慕名到金廠村戲水避暑,大多會到“茂雄金豆腐山莊”嘗嘗金豆腐。楊光仙笑著說:“旺季的時候每天接待80多桌客人,淡季就做豆腐干、灰豆腐賣,一年有30多萬元收入??恐@碗金豆腐,比當(dāng)年挖金子更安穩(wěn)、更踏實。”
如今,楊光仙一家人賣金豆腐過上了幸福的日子,還帶動村民就近務(wù)工,一起種植黃豆、時令蔬菜和養(yǎng)殖家禽。金豆腐產(chǎn)品注冊了“來木泉”商標,灰豆腐、豆腐干、豆腐絲等系列產(chǎn)品成了當(dāng)?shù)氐?ldquo;金招牌”,通過電商平臺賣到了全國各地。
豆腐干。
傍晚時分,千年銀杏樹下早已游客滿座。大家聽著金廠河的潺潺水聲,細細品嘗著地道的金豆腐,愜意地享受著那份只屬于金廠村的清涼。
游客品嘗金豆腐。
“大家慢慢吃,金豆腐不夠的盡管添!”田茂雄向記者講述著金廠的故事,還不時起身招呼著客人。
重慶游客萬鑫好奇地問:“為什么叫‘金豆腐’?”
田茂雄自豪地說:“金豆腐的‘金’在于水是梵凈山下的泉水,豆是生態(tài)種植的黃豆,綠水青山才是永遠挖不完的‘金’啊!”。(作者:左禹華 侯萬華 魏紅敏)
編輯:李翼
二審:石蘭
三審:蒲智
總值班:勾文明 肖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