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屏玉露村:農家社飯香
陽春三月,草長鶯飛。在玉屏侗族自治縣田坪鎮(zhèn)玉露村,村民們早早地便忙碌起來,準備做社飯。
每年春分前,玉屏田坪鎮(zhèn)玉露村村民劉亞濤都會制作社飯,今年也不例外。一大早,她便喊來了同村的鄉(xiāng)親們幫忙,有著近五十年社飯制作經驗的楊梅秀就是其中之一。
玉屏農家社飯香 春日好時光。
做社飯首先就是收集食材,劉亞濤與鄉(xiāng)親們一道挎著竹籃、拿著小鋤頭走向田間地頭。田壟間,道路旁,到處是青蒿、野蔥,這兩樣是社飯的主食材。
“青蒿要采摘嫩一點的,采摘菜的尖尖,不要老的,也不要弄出泥巴;把蒿菜采摘下來洗好,切成細小段,再淘干凈,把其他配菜全部洗干凈放好;黃豆和花生炸好,放在一起加佐料炒,之后再煮飯;煮好再把飯放進去,拌均勻。”楊梅秀說道。
玉屏農家社飯香 春日好時光。
采摘回來的青蒿、野蔥需要用清水清洗好幾遍,劉亞濤家制作的社飯還會加入蒜苗、青菜以豐富其口感。
每到春天制作社飯的時候,同村村民時常會邀請楊梅秀去幫忙。
從河南遠嫁到玉屏近三十年的劉亞濤,在來玉屏之前從未聽說過社飯,因為家人喜歡吃,劉亞濤就開始學,隨著一年年的邊學邊做,如今她也成為了村里的社飯制作能手。
劉亞濤說:“我們每年都要做社飯,做社飯是向老一輩人學習,能夠傳承這個傳統(tǒng)美食。”
玉屏農家社飯香 春日好時光。
配菜切好后,.熏制的豆腐干、臘肉切成丁,糯米沾米混合淘洗好備用。接下來便是起鍋生火,灶膛里柴火噼啪作響,大鐵鍋里花生、黃豆炸好后便放入豆腐干丁、臘肉丁。隨著火候加大,臘肉丁滋滋冒油,再加入切好的青蒿、野蔥、青菜、蒜苗,瞬間清香彌漫了整個院壩。
炒好的餡料與淘洗好的米上鍋攪拌均勻,用筷子插上幾個孔,蓋上鍋蓋,就開始蒸了,蒸上大約半小時,揭開鍋蓋香氣撲鼻,一道充滿春天氣息的社飯就做好了。
玉屏農家社飯香 春日好時光。
社飯,又稱“社菜飯”,是傳統(tǒng)的春季美食,主要原料為糯米、黏米、臘肉、青蒿、野蔥、黃豆、花生等。熱氣騰騰的社飯出鍋,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品嘗著美味的社飯,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微風吹過,搖曳的油菜花散發(fā)出陣陣香氣,村莊籠罩在金黃色的花海中,社飯的香味在空氣中飄蕩。社飯,不僅是一道美食,更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作者:圖/文 殷瑜禧 文政松 張敏 楊坤 楊文詩)
編輯:李翼
二審:向麗華
值班編委:蒲智
總值班:郝從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