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村富民”三年行動 | 玉屏吊瓜豐收喜洋洋
金秋之際,清風送爽,瓜果馥郁。當下,正值吊瓜成熟時節(jié),在玉屏侗族自治縣朱家場鎮(zhèn)前光村吊瓜基地里,村民們正熱火朝天地采摘著成熟的吊瓜,現(xiàn)場一片繁忙。
步入吊瓜種植基地,放眼望去,藤蔓交織縱橫,橙的、黃的、綠的吊瓜有序錯落地懸掛在瓜藤之上。瓜棚之下,工人們手提桶、肩挑簍筐在其間來回穿梭,忙著采摘和搬運吊瓜。
工人蘇先鳳說:“每天工資100多元,除草、打瓜、施肥,只要有活,老板就叫我們來做。”
“吊瓜”,又名栝樓,瓜皮和根莖都是中藥材,成熟時呈黃褐色或橙黃色,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藥用價值。吊瓜收獲之后,還需歷經(jīng)去皮、清洗、晾曬等工序,待曬干后的吊瓜籽便可直接出售,不僅市場價格高,也深受消費者喜愛。
吊瓜基地負責人楊嘉云說:“這里面積有80余畝,從2023年種植以來,今年是第二年采摘,產(chǎn)量在1.5 萬斤左右。”
據(jù)了解,吊瓜屬于多年生藤本植物,一次栽種便可連續(xù)收獲7年。吊瓜從種植、除草、剪枝、施肥直至摘果等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需要眾多勞動力的投入,這為村里的富余勞動力開拓了增收途徑。(作者:李娜 徐雪)
編輯:李翼
二審:韓康
值班編委:肖霞
總值班:郝從健
網(wǎng)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