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實踐】玉屏:載文明而馳 馭新風前行
接地氣、冒熱氣的理論宣講,讓黨的政策“飛入尋常百姓家”;有溫度、有深度的志愿服務,讓群眾安心暖心又放心;精彩、豐盛的文化惠民大餐,讓精神文化滋養(yǎng)群眾心田……這一幕幕正是玉屏侗族自治縣扎實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的真實寫照。
玉屏侗族自治縣自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以來,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主線,緊扣“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的目標定位,圍繞提升文明實踐效能、延伸文明實踐觸角、激發(fā)文明實踐活力、強化文明實踐實效等方面,結(jié)合本縣實際,在資源、隊伍、項目、保障上下功夫,著力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奏響了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絢麗樂章。
聚焦組織領導
提升文明實踐效能
近年來,玉屏自治縣緊緊圍繞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不斷強化組織領導和考核評價機制,通過印發(fā)《玉屏侗族自治縣縣鄉(xiāng)村三級黨組織書記重點任務清單》,把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納入鄉(xiāng)鎮(zhèn)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實績考核,壓緊壓實縣、鄉(xiāng)、村三級黨組織主體責任,積極探索建立了縣級抓落實、各級書記抓文明實踐工作的機制。同時,又先后印發(fā)《玉屏侗族自治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工作方案》《玉屏侗族自治縣2021年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方案》《玉屏侗族自治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提檔升級融合發(fā)展的工作方案》,以及制定了《玉屏侗族自治縣新時代文明實踐聯(lián)席會議制度》。
玉屏自治縣委宣傳部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促進中心負責人龍琴說:“通過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系列方案的印發(fā),以及各項制度的制定,使全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有依據(jù)、有標準、有時限,為扎實有序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聚焦陣地提升
延伸文明實踐觸角
群眾在哪里,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里。只有建好文明實踐的陣地,才能讓文明實踐活動生根發(fā)芽。
枹木垅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宣傳宣講黨的政策文明實踐活動。
近年來,玉屏自治縣建立了1個縣級文明實踐中心、鄉(xiāng)鎮(zhèn)文明實踐所6個、村社區(qū)文明實踐站71個,實現(xiàn)了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全覆蓋。
郭家灣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組織開展鼟鑼活動。
玉屏自治縣通過圍繞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建設要求,盤活現(xiàn)有文化體育、科技科普、普法宣傳、健康醫(yī)療等基層公共服務資源建設,全力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強化資源整合和功能融合,健全完善組織設置合理、工作規(guī)范、運行流暢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構(gòu)架,還圍繞文明實踐五項工作任務,扎實有序推動各類文明實踐活動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立后,開展了很多社區(qū)活動,豐富了我們的日常文化生活。”康華社區(qū)居民胡友貴說道。
文藝志愿者開展“文藝送下鄉(xiāng) 百姓大舞臺”文明實踐活動。
據(jù)了解,從2023年以來,玉屏自治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累計開展理論宣講2730余場次,宣傳宣講各類政策法規(guī)2370余場次,各類文化文藝送下鄉(xiāng)活動60余場次,各類移風易俗宣講活動450余場次,選樹先進典型“美麗宜居村莊”6個、“文明家庭”567個、“文明窗口”35個、“最美志愿服務隊”10支、“最美志愿者”50名等。
為“玉見·最美志愿服務隊”頒獎。
同時,為進一步發(fā)揮以點帶面、示范引導、輻射帶動的作用,玉屏自治縣以主城區(qū)街道及城市社區(qū)、省級以上文明鄉(xiāng)鎮(zhèn)及文明村為重點,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示范所(站)21個,通過充分整合現(xiàn)有資源,打造理論宣講、文化服務、教育服務、健康促進與體育服務、科技與科普服務等“五大平臺”綜合體,以及城鄉(xiāng)社區(qū)、公共文化設施、旅游景點、政務服務大廳、窗口單位,通過廣泛設立志愿服務崗43個,構(gòu)建起了點多面廣、功能完備的文明實踐服務圈。
旅游志愿者蘭福寶說:“我們?yōu)槁每吞峁┝孙嬘盟?、急救箱等便民服務,還為游客提供旅游景點指南,我們將以熱情的服務,提升游客的體驗感。”
為“玉見·最美志愿者”頒獎。
值得一提的是,玉屏自治縣通過不斷延伸文明實踐的觸角,將文明實踐工作與鄉(xiāng)村振興、生態(tài)文明建設和創(chuàng)建全國文明城市等重點工作深度融合、相互促進,持續(xù)推進高水平文明實踐活動,繪就了一幅以“文明”為底色的城市和諧發(fā)展畫卷。
聚焦隊伍建設
激發(fā)文明實踐活力
文明實踐的隊伍能力素質(zhì)的高低,影響著文明實踐活動的開展質(zhì)量,玉屏自治縣為積極構(gòu)建文明實踐人才隊伍“新矩陣”,通過發(fā)動黨員干部示范帶動、引導群眾廣泛參與的方式,整合從事法律、文藝、醫(yī)療、理發(fā)、商戶等人力資源,組建了理論宣講、文化文藝、醫(yī)療健康、科學普及等8支常備志愿服務隊伍,整合了228支黨群志愿服務隊伍力量,在壯大志愿服務隊伍的同時組織開展志愿者培訓,持續(xù)抓好志愿者素質(zhì)的提升,為玉屏自治縣文明實踐活動的開展保駕護航。截至目前,注冊志愿者2.63萬人,發(fā)布志愿服務項目3191個,志愿者參與志愿服務活動總時長達41.41萬小時。
“愛心市民”志愿者在母親節(jié)開展包餃子文明實踐活動。
杏林志愿服務隊開展義診文明實踐活動。
“愛心義剪”志愿者開展義剪文明實踐活動。
玉屏自治縣精神文明辦負責人尹恒說:“通過文明實踐隊伍的建設,新增‘愛心義剪’‘愛心市民’等4支志愿服務隊,為搬遷群眾、困難老人等群體開展免費理發(fā)、包餃子、親情陪伴等志愿服務活動20余場次,同時希望有更多的市民參與到文明實踐中來,以志愿服務活動為載體,提升城市‘溫度’。”
聚焦精準服務
強化文明實踐實效
在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中,玉屏自治縣各級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和志愿服務隊緊扣群眾需要和“急難愁盼”,擬定分眾分類文明實踐活動計劃,讓文明實踐活動開展更加精準,以滿足不同層次群眾的個性化需求。
康華社區(qū)志愿者開展“希望小課堂”文明實踐活動。
針對搬遷群眾輔導孩子學習能力有限的實際問題,康華社區(qū)以社區(qū)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依托,建立“希望小課堂”,組織志愿者對需要幫助的孩子進行線下輔導教學,以實際行動為群眾解決問題。
開展春節(jié)送福字文明實踐活動。
“‘希望小課堂’是我們社區(qū)在摸排群眾所需、所想、所盼后,開設的一項文明實踐活動。”康華社區(qū)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站長姚娟說,目前,社區(qū)初步建設了一支學科多元化、教師年輕化的志愿者隊伍,可以有效滿足多學科的教學需求,該項文明實踐活動也得到了轄區(qū)居民的一致好評。
玉屏交通運輸局開展“愛心送考”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
玉屏自治縣還利用元旦、春節(jié)、元宵、端午、重陽、母親節(jié)等時間節(jié)點,舉辦系列豐富多彩的新時代文明實踐集中示范活動,通過文藝演出、愛心義剪義診、包餃子、包粽子等多種多樣的方式,讓群眾真正感受到文明實踐活動帶來的便利與歡樂。
玉屏自治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組織志愿者開展油茶采摘文明實踐活動。
玉屏自治縣創(chuàng)建中心主任姚令說:“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以及端午節(jié)、重陽節(jié)等重要時間節(jié)點,舉辦集中示范活動40余場次;聚焦全國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重點工作,舉辦‘最美交通人’‘愛心送考’等集中示范活動10余場次,在全縣營造了濃厚的文明實踐氛圍。”
在端午節(jié)開展包粽子文明實踐活動
文明實踐顯成效,時代新風暖人心。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的深入推進,讓文明融入侗鄉(xiāng)玉屏人的精神血脈,繪就了新時代玉屏環(huán)境美、人文美、風尚美的壯麗畫卷,為推動玉屏經(jīng)濟社會高質(zhì)量發(fā)展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黃明寬)
編輯:冉景紅
二審:鄧兵
三審:肖玲
總值班:勾文明
網(wǎng)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