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專家上門送技術 發(fā)揮余熱助力家庭農場健康發(fā)展
5月1日,市老科協(xié)副會長、高級農藝師田光陽,副會長、研究員桂慶平來到松桃苗族自治縣烏羅鎮(zhèn)黔龍社區(qū)楊沖伍、楊沖權兩戶家庭農場,百山溪山塘和土地坳、屯上、后頭坡等地的精品果園地及育苗棚里把脈開處方,開展現(xiàn)場指導。

在百山溪山塘,兩位老專家首先示范用三根竹桿捆綁成一個三角形,讓其浮游在山塘一處固定下來,作為投料放草的平臺,形成一個食場,專供魚群定點定時,飽餐果腹。

鑒于山塘特殊的自然條件和周邊草資源情況,針對草魚生長特點,特別指出,飼草投喂時間和數(shù)量,從而保證草魚吃得飽吃得好生長得快。

在八寶丹李子園地里,針對果樹下套種的中藥材和繁茂生長的李子樹,兩位老專家手把手示范樹枝定型空間布局和中藥材在其果林中的生產管理。

“黃桃、蟠桃掛果期的管理,注意好縮葉病的發(fā)生,在天氣好的時候,可以用甲基硫菌靈十穿孔流膠凈進行預防。我們還有一個錯誤心理毛病,看到黃桃、蟠桃掛果滿滿,舍不得蔬果。這樣其實不好,保果留果要根據(jù)樹齡樹枝樹冠來確定,像現(xiàn)在這種四年齡的黃桃、蟠桃樹,每株保果留果在70至90顆之間較好。”在黃桃、蟠桃地里,兩位專家如是說。

特別是在年前由該協(xié)會幫助支持種植的太秋甜柿地里,兩位專家千叮嚀萬囑咐,示范用竹桿或樹枝條固定,綁枝帶梱扎及綁枝的作用和效果,講解抹芽保枝留枝的目的和意義。

通過兩位老專家的耐心指導,農戶們對兩位專家上門無私送技術表示感謝。(楊聰訓)
編輯:李翼
二審:馬可心
三審:蒲智
總值班:勾文明



網(wǎng)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