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靈”黑葉猴
早就聽說武陵山的“精靈”黑葉猴,卻從未在野外一睹它們的“芳容”。記者抱著試試看的心情驅(qū)車前往位于貴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和務川縣交界的麻陽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
“歡迎!”61歲的護林員肖治金等在保護區(qū)管理站閘口。“能看到黑葉猴嗎?”一跳下車,記者就迫不及待地問。“那得看它們的心情嘍!”老肖憨憨地笑著說。
聽老肖講,保護區(qū)建立前,當?shù)卮迕裨竺娣e毀林開荒,導致黑葉猴的棲息地日益縮小、食物短缺,只能下山掠食農(nóng)作物。時間久了,村民見猴就趕,猴見人就跑……1987年保護區(qū)建立后,為了配合野外監(jiān)測研究,老肖從投喂獲取信任開始,到后來與猴群“同吃同住”,花了20多年才掌握黑葉猴的生活習性。
“聽!有動靜!”老肖停住了腳步。“沙,沙,沙……”山林深處傳來若有若無的響動。“嗶——咻——噓——”隨著老肖三聲有節(jié)奏的哨聲,數(shù)百米外,十幾個黑影一邊發(fā)出悅耳的啼鳴,一邊身手敏捷地搖動樹梢,越跳越近。
“來啦!”記者按捺住激動,壓低嗓音。“還有猴王,這是我認識的第四代猴王嘍!”老肖輕聲說。
透過望遠鏡,記者終于得見黑葉猴的真容:通體黝黑油光,兩腮毛白,尤其獨特的是頭頂?shù)拿蛏县Q起形成一撮“火焰”。“猴寶寶更可愛,毛發(fā)呈金黃色,隨著個體成熟而逐漸變?yōu)楹谏?rdquo;老肖講解著。
“人工投喂會影響它們在野外覓食的能力嗎?”看出記者的擔憂,老肖笑了:“保護區(qū)在2019年就結(jié)束了人工投喂,現(xiàn)在山上種滿了食物林,黑葉猴一年四季都不愁吃喝。”
日頭漸高。山林中,人哨與猴啼,一唱一和,和諧而美好。(光明日報記者 陳冠合 呂慎)
編 輯:張丹妮
二 審:龍 蓉
三 審:陳 曦
總值班:王全香
網(wǎng)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