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江:“水陸空”三網建設推動城鎮(zhèn)高質量發(fā)展
德江縣,地處武陵山與大婁山交匯處,位于武陵山經濟協作區(qū)、成渝經濟圈、黔中經濟圈的交匯點,也是國家住建部批復的黔東北區(qū)域性專業(yè)型中心城市、省委定位的區(qū)域性支點城市。轄11個鎮(zhèn)8個鄉(xiāng)3個街道344個建制村,總人口56萬人,國土面積2072平方公里。
近年來,德江緊扣推進城市德江現代化建設,加快建成新時代黔東北交通樞紐和區(qū)域性中心城市目標,堅持“疏老城、活新城”總體思路,不斷提升城市綜合治理水平,豐富城市內涵,并結合地域優(yōu)勢,加大水、陸、空立體式交通網絡建設,內聯外通的交通格局日漸形成,為高質量發(fā)展注入了更多動力。
通江達海連四方
仲冬,一艘百噸級貨船載著滿滿的礦石,沿著彎彎曲曲的烏江從南向北,經過十多天的航行,穿過白果坨大橋,在德江共和碼頭短暫休息后,繼續(xù)北上駛向長江。
烏江灘連灘,十船九打爛。千百年來,生活在烏江兩岸的土家兒女,曾以拉纖推船于烏江古纖道上艱難前行,灘多水急的烏江帶走了無數土家兒女許多滄桑與靈魂。
隨著時代變遷,陸運逐步發(fā)展,水運慢慢退出歷史舞臺,白果坨碼頭與烏江邊上其他碼頭一樣,也淹沒于歷史之中。
2007年12月,隨著沙沱電站首期截流,其水位逐漸上升至白果坨及潮砥以上。白果坨碼頭渡口回水區(qū)域成為高峽出平湖景觀。
2011年,烏江航運800萬噸級德江共和港(白果坨)開工,2013年5月完工。這是國家規(guī)劃“兩橫一縱兩網十八線”高等級航道工程和北入長江水運出省通道8個重點項目港口之一。
2021年,烏江黃金水道被喚醒,實現全線復航。同年的11月16日,14艘貨船運載6800噸磷礦,從貴陽開陽洛旺港出發(fā),順江而下,經構皮灘電站、思林電站、思南縣城,抵達德江共和港,再經沙沱電站、沿河縣城等港口(碼頭),沿烏江赴重慶入長江,此標志著貴州“北入長江”黃金水道夢想實現。
而儺鄉(xiāng)大地天麻、花椒、肉牛等農特產品以及輕工業(yè)產品,在德江共和港“乘”上來來往往的貨船“游”出大山。當地稀缺的貨物,也可以通過德江共和港“進口”,最終實現互通有無,優(yōu)勢互補。
2022年,國發(fā)〔2022〕2號文件明確貴州水運發(fā)展內容,“北上長江、南下珠江”大通道建設被提升到了新的戰(zhàn)略高度。
2023年7月,2023年珠江水運發(fā)展高層協調會議在貴陽召開;11月,川渝滇陜黔五?。ㄊ校┕餐七M長江上游地區(qū)航運高質量發(fā)展戰(zhàn)略合作第三次交流會在遵義召開。
同年11月3日,貴州、重慶兩省市政府辦公廳聯合印發(fā)《渝黔深化合作推動烏江航運高質量發(fā)展建設實施方案(2023—2027年)》,相信地處長江經濟帶和成渝地區(qū)雙城經濟圈的德江,不久必將迎來通江達海連四方的高光時刻。
大道如虹坦途暢
2023年7月10日,德江至余慶高速正式開通,意味著德江縣除杭瑞、沿德、德務高速之外,又新增一條對外連接的高速大動脈,高速通車里程達到一百多公里,德江南站、德江北站、德江站、煎茶、合興、復興、楠桿等7個高速匝道口,為56萬土家兒女打開奔向高速發(fā)展的大道。
德沿交界處的夾石特大橋建設正酣,大橋于2023年1月開工以來,施工方、監(jiān)理方、業(yè)主方通力合作,加班加點快速推進,預計2025年6月建成通車。建成后,不僅徹底結束德沿兩縣附近群眾渡船跨江的歷史,也將拉動兩縣經濟社會的發(fā)展。 與此同時,縣委、縣政府緊扣脫貧攻堅“四場硬仗”戰(zhàn)略機遇,加大城鎮(zhèn)路網規(guī)劃建設力度,積極破解群眾出行難問題。截至目前,德江縣已完成縣鄉(xiāng)村三級公路新建和改擴建1584條5519公里,實現全縣344個建制村2929個村民小組“組組通硬化路”目標,開通313個鄉(xiāng)村客運站點,完成國道G352、G326和省道S203、S204、S303共361公里改擴建工程。如今,全縣22個鄉(xiāng)鎮(zhèn)(街道)中,20個鄉(xiāng)鎮(zhèn)均拉通二級公路或高速路,鄉(xiāng)鎮(zhèn)至縣城“一小時交通圈”已基本形成。
城區(qū),北京南路(街心花園—北城)拓建工程已于2023年6月18日建成通車,南城與北城實現通暢;德江G352打磨丫至黃木丫公路改擴建項目正加速推進,標頭、標尾1.8公里瀝青鋪設完成,預計將于2024年8月份全部完工,建成后將大大減小城區(qū)的交通壓力,減少兩地之間來往的時間,方便廣大市民的出行。
觀音湖大道,起源于北城碧桂園,終點在龍泉鄉(xiāng)觀音湖水庫旁,總長6公里,寬32米,雙向四車道,設計時速60公里。潮水河大橋是整個項目的控制性工程之一,在大橋施工現場,工人們正在綁扎鋼筋、燒電焊、澆筑預制梁,追趕全年目標任務。
大道預計在春節(jié)前主體拉通,拉通后將使德江縣城擴容5平方公里,承載能力增加5萬人,也方便該縣龍泉、楠桿方向群眾的出行。
歲末年尾,在德江縣各道路施工現場,塔吊林立、工程車來回穿梭,施工人員忙碌作業(yè)……起飛航拍,高空縱覽儺鄉(xiāng)大地,一條條柏油大道上天、入地,描繪出56萬土家兒女開放圖強的圖景。
蓄勢待飛向云端
寒霜歲末,寒風凜冽。銅仁德江機場建設現場仍火熱不減。遠眺細觀,塔吊林立、機械轟鳴,建筑工人們干勁十足……處處都呈現出一片繁忙的工作景象。正是“工程建設不松勁,全力奮戰(zhàn)施工忙。”
機場自2021年12月15日開工以來,在當地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場平工程已基本完成。機場航站區(qū)工程已于2023年9月29日正式開工建設。
歷經1年多的土石方工程施工后,銅仁德江機場航站區(qū)工程迎來正式開工建設,標志著項目建設自此進入快車道,距離2025年通航目標又向前邁出一大步。
根據規(guī)劃數據顯示,一期工程按年旅客吞吐量55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350噸的目標設計。機場主要服務區(qū)域為銅仁市的德江、沿河、思南、印江、石阡和遵義市的鳳岡、務川、道真等周邊縣近500萬人口。
置身峰嵿俯瞰,昔日的一座座山崗變成寬廣平地。萬民翹首的銅仁德江機場,翱翔山水,指日可待。
2025年將試飛,蓄勢待飛向云端。屆時,將實現銅仁德江機場與杭瑞高速、德務高速、德余高速、德沿高速、昭黔鐵路“多翼齊飛”,助力德江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促進德江對外開放新格局的形成,促進德江融入黔渝經濟圈。(田勇)
責任編輯:楊君霞
網友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