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共敘山海情 同圓教育夢
“唱支山歌給黨聽,我把黨來比母親;母親只生了我的身,黨的光輝照我心……”一陣悅耳的歌聲在思南縣田秋小學校園里飄揚,合唱團的學生們在“莞香田秋”黨建文化展示中心練習歌曲《唱支山歌給黨聽》。
“莞香田秋”黨建文化展示中心是莞思協作共建的黨建陣地,占地156平方米,為全開放式設計,分光耀之路、光明之路、光榮之路、光華之路四個篇章,展示了中國共產黨的發(fā)展歷程、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等。
通過組織開展“紅色經典我來讀、紅色故事我來講、紅色電影我來看、紅色知識我來答、紅色未來我來繪”系列活動,讓學生銘記歷史,成為紅色文化的繼承者、受益者、傳播者。
“在教育結對幫扶過程中,我們會將東莞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帶到咱們思南,在這幾年,我們陸續(xù)在學校的德育管理、教育教學管理、心理健康教育、黨建文化教育等方面都帶來了一些我們認為比較先進的東西。”兩次來到思南開展教育幫扶工作的東莞教師劉繼明對思南這座烏江邊上的山城懷有特殊的感情。
鄉(xiāng)村振興,人才為基;人才發(fā)展,教育先行。自東莞市塘廈組團和銅仁市思南縣開展莞思協作以來,兩地把教育幫扶作為莞思協作工作的重點來抓,通過援建設施、互派教師、打造陣地等措施,讓教育“輸血”與“造血”結合、支援與合作并舉,搭建起了資源共享、務實合作的橋梁,推動思南教育高質量發(fā)展。
通過莞思教育協作幫扶教師的引領,以及協作共建項目的推動,田秋小學已經把“莞香田秋”黨建文化展示中心打造成了學校的紅色文化教育基地。如果說“莞香田秋”是田秋小學黨建引領教育的新開端,那么“莞式慕課”的引入則打開了思南三中教師的新視野。
以“東莞教學資源應用平臺”為載體的“莞式慕課”,是東莞市信息化教學改革實踐成果。全市統籌建設了“一體化”優(yōu)質教學資源,包括10萬多節(jié)優(yōu)課微課,110多萬道習題,30多萬個教案、課件等配套資源,構建了優(yōu)質教學資源供給的長效機制。
莞思協作以來,塘廈組團幫扶老師將“莞式慕課”的平臺直接應用于教育教學工作當中,讓莞式慕課與三中的實際教育教學更加緊密融合,利用“莞式慕課”平臺創(chuàng)設了更加直觀的教學情景,優(yōu)化了課堂的教學設計,讓課堂教學更加精彩紛呈。目前思南三中已開通“莞式慕課”賬號 2171個,覆蓋全體教師和學生,讓學校171名教師可線上學習使用這些資源,讓2000名學生受益。
“‘莞式慕課’已在我校生根發(fā)芽,教師們通過利用東莞市教學資源應用平臺開展校本教研、同課異構教學研討活動;通過線上直播、釘釘平臺與東莞市塘廈中學、廣東省黃振余名教師工作室開展異地實時在線示范課公開課、評課、議課等活動,為提高我校教育教學質量起到了積極的推進作用。”思南縣第三中學安全辦主任肖勇介紹,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研討、合作交流,“莞式慕課”共享了優(yōu)質教育資源,積極引導教師從實踐中學習,在反思中進步,提升了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為思南縣第三中學打造了一支真正“帶不走的高水平教師隊伍”。
執(zhí)教情懷赤子心,山海相擁莞思情。今年9月,由東莞市塘廈組團出資800萬元援建的思南縣楓蕓鄉(xiāng)幼兒園正式開園。園舍的建成,猶如東西部協作之間的教育奮進之筆,成為了思南縣與東莞市之間新“山海情”的見證者,彰顯著堅定的東西部協作力量。
“目前,幼兒園開園已經招收了第一批幼兒,在園幼兒人數有135名。整潔寬敞的校園環(huán)境、設施健全的教室、各種新奇的玩教具充分滿足幼兒走、跑、跳、鉆、爬、平衡等多種運動技能的發(fā)展,相信孩子們在這里能得到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思南縣楓蕓鄉(xiāng)幼兒園園長李芳表示,她和老師們會將一流的教學設施和辦學條件好好利用起來,不辜負大家的期望。
據悉,該園是莞思協作共建項目,占地面積6187平方米,建筑面積4098平方米,開設大、中、小9個教學班,可容納280名幼兒。新園的建成讓楓蕓鄉(xiāng)幼兒園徹底告別租用民房辦園、教室和樓道狹窄、各教室間上課相互干擾等諸多問題,讓老師和孩子們擁有一個安全舒適的教學環(huán)境。
2021年以來,東莞市塘廈組團不斷探索教育幫扶協作新模式、新做法,通過學校結對、社會力量聚合,充分利用東莞市教學資源優(yōu)勢,在辦學理念、管理模式、師資隊伍建設等工作中進行指導,讓思南縣教育辦學條件得到極大改善,教師教研水平和教學能力進一步提升。
自2021年東西部協作東莞塘廈、茶山、橫瀝組團結對思南縣以來,不斷加大支持力度,合計投入協作資金和爭取東部社會捐贈資金或物資近1200萬元,其中投入超過900萬元創(chuàng)新推動學前教育,我們結對7間學校,派出教師14人,從教育基礎設施到師資隊伍建設,再到教學資源共享等方面多措并舉,共同促進思南教育水平的不斷提升。”廣東省粵黔協作工作隊銅仁工作組思南小組組長、掛職思南縣委常委、副縣長尹曉航表示,雙方會在結對幫扶期間開展更多形式、更高層次的交流合作,共同促進思南教育事業(yè)發(fā)展。
未來,隨著東莞市和思南縣教育協作的深入推進,在學校課程建設、課堂教學改革、教師隊伍建設等方面,將以東莞的教學長項與優(yōu)勢,實現思南教學資源最優(yōu)化持續(xù)輸入,讓更多的孩子在家門口“學有優(yōu)教”,享受到兩地協作帶來的紅利,打造思南縣東西部教育協作“新樣本”。(陳敏 孫磊)
責任編輯:陳虹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