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好全球發(fā)展故事】就像回到了家
哥倫比亞駐華大使館公使何塞·迪亞茲
“來到貴州,就像回到了家。”
仲春時節(jié),哥倫比亞駐華大使館公使何塞·迪亞茲來到遵義參加首屆“講好全球發(fā)展故事”國際對話會,并隨“守護藍色星球·國際青年貴州行”參訪活動走進赤水、仁懷、湄潭等多個縣區(qū)進行深度體驗。這里的青山綠水、竹海茶香、多彩風情都讓他倍感親切。
“如果說貴州有‘茶海’,那哥倫比亞則有一片‘咖啡海’。”在湄潭茶海,聞著沁人心脾的茶香,品嘗一杯清新自然的遵義紅,與當?shù)卮緲銦崆榈牟柁r交談合影,何塞·迪亞茲仿佛回到了萬里之遙的家鄉(xiāng)。
貴州,北緯24°至29°,700萬畝茶園與莽莽群山相互交融、連綿起伏;哥倫比亞,北緯4°至12°,海拔1千多米的山坡上,一望無際的咖啡樹飄香萬里。兩片“海”兼具“顏”與“值”,正在向世界訴說著兩地人民吃上“生態(tài)飯”,“綠海”變“金海”的生動故事。
“我們可以交流經驗、分享知識、互鑒做法,這對雙方茶農、咖啡種植者來說是一個雙贏的局面。”何塞·迪亞茲說,貴州發(fā)展綠色經濟、循環(huán)經濟的許多先進理念和創(chuàng)新舉措可以成為一個樣本,不僅供中國其他地區(qū)效仿,也值得包括哥倫比亞在內的其他國家借鑒。
在赤水市竹海國家森林公園和極竹堂非遺竹編產學研基地,他深切感受到了赤水將一棵竹子“吃干榨凈”發(fā)揮萬千妙用的智慧。“和貴州一樣,哥倫比亞也有豐富的竹資源,但大多用于建筑。在這里,我看到了竹子不僅可以吃,還可以用于造紙、竹編,并制成許多‘以竹代塑’的產品,這太奇妙了。”
在遵義賽德水泥有限公司,他看到了“無人工廠”和“綠色工廠”正在這里照進現(xiàn)實。“這個偌大的工廠產量巨大卻基本上看不見人影,自動化程度令人驚嘆。整個工廠只需要幾個人就能實現(xiàn)智能化控制,不僅極大提高了生產力,對保護環(huán)境也非常重要。”
在夜幕降臨的烏江寨,他和夫人體驗了花草造紙和織染非遺技藝,看到了這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圖景。“貴州擁有非常寶貴的自然資源,并將其科學合理開發(fā)出來助力鄉(xiāng)村發(fā)展。可貴的是,貴州利用了這些資源,卻沒有損害環(huán)境。”
…………
每到一地,何塞·迪亞茲都對當?shù)氐乃娝勝潎@不已,迫不及待地與相關人員談起了合作。“貴州是一個非常有活力的地方。”他說,要把這里的應用技術和發(fā)展模式帶回哥倫比亞去,讓年輕的中國專家、技術人員、學生和教授訪問哥倫比亞,讓哥倫比亞的年輕人來到中國、來到貴州交流學習。
“年輕人需要認識到全球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性,因為青年才是世界的未來。”而這如何實現(xiàn)?關鍵在于教育。
在何塞·迪亞茲看來,教育正是全球發(fā)展生生不息的重要“引擎”。他在對話會開幕式的致辭中表示,年輕人具有自己獨特的視角,對社會的發(fā)展也有自己的理解,有助于應對當今世界面臨的最為緊迫的全球挑戰(zhàn)。
他說,要想讓青年為全球發(fā)展作出更多的貢獻,良好的教育是前提。各地應當通過政策資金支持、提升硬件水平、加強社區(qū)建設等合作方式增加年輕人的受教育機會,不斷提升教育質量。
“我們需要搭建更多平臺加強不同國家青年人才的交流,促進更好的融通互動。”何塞·迪亞茲認為,這能讓年輕人們更有能力、更有協(xié)作精神來參與到全球發(fā)展并作出貢獻,更有效地實踐全球發(fā)展倡議,共創(chuàng)更加美好的世界。
責任編輯:金彥希
網(wǎng)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