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幸福土家燈 祥和土家年
近日,在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邛江古鎮(zhèn)非遺體驗館內(nèi),土家族非遺技藝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欣賞體驗,其中最吸引人眼球的就是土家族傳統(tǒng)花燈制作。
步入邛江古鎮(zhèn)非遺體驗館,一條條栩栩如生的鯉魚土家花燈在頭頂暢游,在土家族花燈制作展示區(qū),印江土家族花燈傳承人鄭黔東現(xiàn)場制作土家花燈,宮燈、魚燈、五星燈、兔燈、排燈、高燈等各種類型土家族花燈,吸引了大量游客駐足觀看。小朋友們對鄭黔東正在制作的兔燈充滿喜愛,紛紛與其合影留戀。
在制作過程中,鄭黔東還不斷向游客講解花燈的歷史、制作方法、花燈戲的唱法等內(nèi)容。趙靜姝小朋友在聽完鄭爺爺?shù)闹v解后,興奮的和媽媽說到“媽媽,花燈真好看,兔子、鯉魚好可愛,回家了你幫我照著做一個好不好?”
據(jù)了解,印江土家族花燈歷史悠久,特別是清代發(fā)展迅速,故有“請唱燈”看作“吉祥如意”的象征,以此寄托祈求“國泰民安、風調(diào)雨順”的美好愿望。故印江境內(nèi)多數(shù)鄉(xiāng)、鎮(zhèn)、村尚流傳著“三年不唱燈,牛死馬遭瘟”之說,因而把花燈演唱作神圣的儀式,并一代一代的沿襲下來。
印江土家族花燈制作采用多年的金竹,用蔑刀劃成竹絲,用酒精燈烤制成需要的形狀,按照設計編扎成各種類型的花燈,再用彩色綢布裱裝,加上手工編扎的紅花、蝴蝶等,最后安上電光燈(以前是使用臘燭作照明),加工需十多道工序,才能完成。
土家族花燈不僅僅是土家花燈歌舞的表演道具,更是印江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印江自治縣通過舉行“幸福土家過趕年”暨“新春年貨節(jié)”活動,不僅讓游客直觀的感受土家族花燈的魅力,更是在游客心中種下土家族傳統(tǒng)文化的種子,傳播優(yōu)秀的土家族傳統(tǒng)文化。在新春即將來臨之際,為全縣人民營造了一個充滿民俗文化、幸福祥和的新春氛圍。(趙超超 楊江熙)
網(wǎng)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