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文:用行動詮釋誠信
編者按
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11月23日,“崇德向善 凝心鑄魂”第八屆貴州省道德模范頒獎儀式在貴陽舉行。我市冷雪剛、劉潞等6位同志分別被授予第八屆貴州省道德模范以及提名獎。他們用凡人善舉,樹起了一座座道德實踐的標桿。他們助人為樂、誠實守信、敬業(yè)奉獻、見義勇為的美德善行,讓我們看到了時代精神、主流價值的傳承與弘揚,讓我們感受到了美德的魅力與力量。
道德模范,是美德典范,是時代英雄,是精神標桿。近年來,我市以“厚德鑄銅·仁義致遠”為城市精神,大力推行德治建設(shè),著力弘揚道德之光,讓“仁義”文化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志,開啟了新時代德治建設(shè)新征程,涌現(xiàn)出一批批身邊榜樣,他們積極傳播真善美、傳遞正能量,帶動更多身邊人向上向善,他們?nèi)缤恢еЦ吲e的火炬,猶如一把把道德標尺,讓黔東大地的道德星空更加璀璨。從今天起,本報將陸續(xù)刊發(fā)他們感人而溫暖的事跡,以向第八屆貴州省道德模范以及提名獎獲得者們致以崇高敬意,并從他們身上汲取前行力量!
在德江縣楓香溪鎮(zhèn)楓溪社區(qū),有位年近七旬的“誠信父親”黃金文。15年來,他開車送貨,幫村民拉砂子、拉水泥,只為早日還清兒子生前欠下的債務(wù)。他的誠信守諾不僅感動了眾鄉(xiāng)親,更贏得了無數(shù)人的尊敬。
故事回到2005年,黃金文之子黃能通過銀行貸款和私人借款共計15萬元購車用于跑運輸,不幸的是,在同年3月10日,黃能在駕車從銅仁運貨返家途中發(fā)生車禍,導(dǎo)致車毀人亡,傳來這個噩耗時,原來就因腦出血有些半身不遂的黃金文,一時感覺山崩地裂,瞬間昏倒在地。醒來后,黃金文感覺右腳更加無力,在鄉(xiāng)親的安慰和幫助下,他強忍著身心的傷痛,料理兒子的后事。
在悲痛之中,黃金文首先想到的是兒子黃能在世之前買車所欠下的債務(wù)。而本次事故黃能負主要責(zé)任,協(xié)商后需賠償對方6萬元。隨后他拿出本子,回憶起他的長子在哪些朋友們那里借了一些錢,“出于信任,有些朋友連借條都沒寫……”黃金文細致分析還款情況后,拼命回憶長子曾經(jīng)和他說過在哪家借過錢,憑著記憶列出了一份清單,并對借錢給他兒子的人許下承諾。
“信義無價,我從來沒有想過賴掉一分錢,再難也要干干凈凈做人。”黃金文說道。當時,50歲的他,本該在家里享受天倫之樂,卻不顧自身的病痛,重拾方向盤為鄉(xiāng)親們拉磚、拉砂子、拉水泥……有生意就做、有貨就拉,只為了多掙一點錢,供他孫女上學(xué)、替子還債。
時間在一年年過去,借錢的人似乎已經(jīng)淡忘,2019年農(nóng)歷正月,65歲的黃金文把家人都召集在一起,開了家庭會議。他說:“我的身體越來越不行了,兒子黃能死了,他什么也不曉得了,可我們活著的人還知道,不能讓人家在背后指脊梁骨,我也老了,賺不到錢了,這些年賺的錢,只夠生活,靠我賺錢還債是不可能了,準備把房子賣一半還債。”其實,黃金文早就想好了,將自己家的房子賣掉一半,經(jīng)過協(xié)商,他的想法取得了家人的同意,房子一半能賣8萬元,剛好能將長子的剩余債務(wù)全部還清。
于是黃金文拖著行動不便的身子,找到借錢的人家戶一一送錢,送一家他用筆勾一家,每到一家,都讓借錢的人感動,就這樣,他拿著欠賬本,還完了兒子所有欠下的債,回到家里,長長地嘆了一口氣道:“從今以后,我們家可以直起腰走路了。” “黃師傅平時經(jīng)常幫我們捎帶日常生活用品,有時候還送貨上門,我們都喜歡喊他拉磚拉砂,放心得很。”提起黃金文,楓溪社區(qū)居民王治南連連夸贊,“他從不臨時加價,還總是盡量把磚和砂子倒在離大家建房子最近的地方,減少了我們二次搬運的費用。”
“說是喜歡喊我?guī)兔u拉砂,不如說是大家照顧我。”黃金文幫鄉(xiāng)親們運貨時,一天能掙幾百塊,除去日常開銷,他能省則省。
“有一天,黃師傅打了一個電話給我,說是有事在我家等我。我一回去,他就拿了一個信封給我,里面裝有5000塊錢,說這是他為長子還的最后一筆賬。”說起黃金文,楓溪社區(qū)黨支部書記王瀚不停地稱贊,“他善良本分、樂于助人、信守承諾,值得大家學(xué)習(xí)。”
黃金文就是這樣一個平凡而普通的人,做著一些平凡而普通的事,但因為他誠實守信,為人謙和,時刻想到的是別人的困難,讓他在父老鄉(xiāng)親眼中而變得不再平凡,是一個誠實守信、靠譜的好人。
網(wǎng)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