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小院壩”架起干群關系“連心橋”
“小院壩”提供干群議事“大平臺”,將群眾“聽會”轉變?yōu)樽屓罕?ldquo;說事”。近年來,印江縣通過院壩協商“三必說”的工作方式破解“群眾需要什么、群眾質疑什么、黨員干部該干什么”三個難題,不斷提升基層治理效能,有力地推動印江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fā)展。
近期熱點必說,筑牢安全屏障。旱情嚴重、疫情形勢嚴峻,全縣組織黨員干部,通過走訪村黨員群眾、入戶摸底排查,了解群眾所思所盼,收集群眾的熱點、焦點問題和意見建議,經梳理后分村分層面確定為每場院壩協商會專題內容。近日,紫薇鎮(zhèn)結合當前重點工作,按照“三包”工作機制(班子成員包村,駐村干部和村干部包戶、護林員包山頭),通過收集整理近期群眾關注的熱點、焦點問題,組織力量深入到各組各戶召開“院壩會”,與群眾面對面、心交心,接地氣地探討近期旱情、疫情防控等安全工作開展情況,通過聊天、談心的口氣和方式向群眾宣傳森林防火、疫情防控、道路交通安全、秋冬種、反電信詐騙及養(yǎng)老詐騙等近期值大家都密切關注的“大小事”。截至目前,紫薇鎮(zhèn)各村召開院壩會20余次,已發(fā)放森林防火禁止令2000余份,戶戶簽訂嚴禁違規(guī)野外用火承諾書。“院壩會”筑牢村民安全屏障,切實為群眾解決安全憂患問題。
群眾疑慮必說,暢通訴求通道。“我建議每家每戶房前屋后屋里,一定要自己主動打掃,保持干凈整潔,不要隨意堆放雜物,規(guī)范停放車輛”“很多家庭都是剛脫貧,高價彩禮、過重‘人情’造成很大經濟負擔,我建議抵制高價彩禮……”。針對群眾強烈反映的紅白喜事“人情”過重、村里環(huán)境衛(wèi)生較差等問題,召開院壩協商會議,會上,村“兩委”成員、黨員代表、聯戶長及群眾代表積極發(fā)言,通過商討決定、舉手表決,大家一致同意將村容村貌、環(huán)境衛(wèi)生、移風易俗等方面納入《村規(guī)民約》,并明確規(guī)定,對凡是不遵守村規(guī)民約的,將以戶為單位列入“黑榜”。“院壩會”給予群眾充分的發(fā)言權,引導群眾有事說事,有事話事,說困難事、說不滿事、說憂愁事,傾聽群眾心聲,虛心聽取群眾意見和建議,干部與群眾面對面地談問題、解“疙瘩”,針對群眾提出的各種訴求詳細記錄,由專人進行梳理和分類并報上級主要領導批辦;針對群眾提出的質疑,當場答復,切實做到消民怨,解民憂。
重大事項必說,搭建溝通平臺。凡是村內資金使用、土地征占、醫(yī)療保障、疫苗接種宣傳、養(yǎng)殖、修路、修水井等關系農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包括生產生活困難、產業(yè)項目發(fā)展、惠民政策落實、基礎設施建設等事項或者活動,會前,由鄉(xiāng)鎮(zhèn)(街道)組成調研工作組,通過走訪黨員群眾、養(yǎng)殖大戶、春暉人士,從黨內到黨外,普遍征求村民對重大事項以及活動的意見及建議,將收集到的居民意見和建議做好登記并梳理、分類總結好。會上,拿出來與群眾討論商定,大家集思廣益、現場查擺問題、出謀劃策,干群形成共識,凝聚和力,最后解決難題、落實辦理。通過召開“院壩會”,充分收集群眾愿望,聯系衛(wèi)生、農業(yè)、政法、民政等涉農部門,將惠民政策宣講、科普知識宣傳、農業(yè)技術服務、法律援助等內容融入“院壩協商會”范疇,使其內容更加豐富多樣,更加貼接群眾需要,不枯燥、不空洞,在談心談話中宣傳政策,溝通情況,增進理解。(張妃妃)
責任編輯:陳虹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