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發(fā)布油菜秋冬種技術指導意見
當前,全省各地已進入油菜生產(chǎn)關鍵時節(jié),據(jù)氣象部門預測,今年秋冬種期間,全省降雨分布不均,油菜主產(chǎn)區(qū)旱澇風險并存,銅仁北部、遵義北部、黔東南州南部、黔南州東南部降水偏多1-2成,可能出現(xiàn)區(qū)域性漬害;其余地區(qū)降水偏少2-5成,出現(xiàn)伏秋連旱,油菜生產(chǎn)可能遭受干旱天氣的不利影響。為指導各地做好冬油菜生產(chǎn)各項工作,確保837萬畝油菜種植任務順利完成,現(xiàn)提出秋冬種技術指導意見如下。
一、開好“三溝”,排漬防澇
油菜收不收,關鍵看三溝,做好油菜田廂溝、腰溝、圍溝配套是獲得高產(chǎn)的技術關鍵。水田應在水稻下彎時提前開溝排水,廂溝、腰溝、圍溝深度分別達到20-25厘米、25-30厘米、25-30厘米;旱地應結合播前耕整地做好三溝配套,廂溝、腰溝、圍溝深度分別達到15-20厘米、20-25厘米、20-25厘米。同時,水田和旱地都應在地勢較低的田埂處開挖缺口(寬35-40厘米、深40-45厘米),以便于排水順暢。油菜生長過程中,應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定期清除“三溝”中的雜物和泥土,加深加寬加固溝系,保證“三溝”暢通,做到明水能排,暗水能濾,保持土壤墑情適宜,提高根系活力。對于已經(jīng)發(fā)生漬害的田塊,應在清溝排漬的基礎上及時中耕松土,提高土壤通透性,有條件的地區(qū)可在廂面覆蓋干草木灰或干細土,加快降低田間濕度
二、適期適密搶墑播種移栽,及時抗旱保苗
油菜育苗移栽適宜播期為9月10日至15日,適宜移栽期為五葉一心期,直播油菜適宜播期為9月25日至10月15日,適期播種移栽是確保冬前培育壯苗的關鍵。應適度增加油菜種植密度,確保產(chǎn)量群體,翻耕移栽密度0.5-0.8萬株/畝,免耕移栽密度0.6-0.8萬株/畝,直播2萬-2.5萬株/畝。干旱地區(qū)應在水稻收獲后馬上搶墑播種,充分利用稻田余墑實現(xiàn)油菜出苗;同時,干旱可能導致油菜出苗率下降,要適當增加20%-30%播種量,確保出苗率和基本苗。有條件的地區(qū)可用稻草、秸稈覆蓋油菜行間裸露地面,每畝用量75-100公斤,以有效地減少地表蒸發(fā),提高地溫,抑制雜草生長。秸稈還田的直播油菜,應進行播后鎮(zhèn)壓,提墑促苗
三、科學施肥,噴施調節(jié)劑控旺促壯
干旱天氣可能導致移栽推遲,在苗床時間過長,出現(xiàn)高腳苗,應在油菜3葉1心期用15%多效唑可濕性粉劑13.2g兌水20公斤(濃度約100ppm)或5%烯效唑40g兌水20公斤(濃度為100ppm)均勻噴施葉面1次,降低株高,使莖稈粗壯,培育壯苗。應做好科學施肥,育苗移栽每畝施用純氮10-12公斤、五氧化二磷3-5公斤、氧化鉀4-5公斤、硼砂1公斤做基肥,并根據(jù)移栽后油菜田間長勢,于根際表土追施氮肥或復合肥1-2次。直播一般每畝施尿素20公斤、過磷酸鈣40公斤、鉀肥8公斤、硼肥1公斤做基肥,有條件的地區(qū)可增施有機肥150-200公斤/畝,后期可根據(jù)苗情長勢,葉面噴施水溶肥1-2次。干旱地區(qū)可采用葉面施用和結合抗旱土壤施肥雙重措施促進油菜生長,施用生根型長效肥料、保水型功能肥料,幼苗期葉面噴施抗旱劑,增強耐旱性。
四、加強病蟲害防控
不利天氣會導致油菜營養(yǎng)前期積累不足,加重病害發(fā)生,播前可采取殺蟲劑、殺菌劑、生長調節(jié)劑、微量元素或者微生物等包衣,提高發(fā)芽成苗率,亦可采取稀效唑、多菌靈、氫霜唑、噻蟲嗪、赤•吲乙•蕓苔等拌種,防治苗期病蟲害,提高抗性,培育壯苗。同時,可在蕾苔期和初花期各噴施1次水溶性硼、磷酸二氫鉀、多菌靈混合液,促進油菜生長發(fā)育。干旱條件下蚜蟲、菜青蟲、小菜蛾、病毒病等可能加重發(fā)生,要加強預測,密切關注蟲情,在大田有蚜株率達到8%、菜青蟲百株蟲量達到20頭-40頭以上時,噴施溴氰菊酯、噻蟲嗪等化學藥劑進行防治。如果防治效果不好,可于5-7天后再防治一次。
網(wǎng)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