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22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打造品牌 描繪教育交流多彩畫卷
——對話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組委會秘書長
“說到與貴州的緣分,還要從‘第十屆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開幕式的一首預熱歌曲《貴州戀歌》說起。”2017年,來自柬埔寨的陳小黃因這首歌來到貴陽,并幸運地獲得了中國政府獎學金。經(jīng)過一年的語言學習,她順利通過中文五級考試,正式修讀國際貿(mào)易專業(yè)研究生課程。讓她意想不到的是,雖然還未畢業(yè),但落戶柬埔寨的中國企業(yè)卻已向她拋來了“橄欖枝”。
像陳小黃這樣的“交流使者”還有很多。15年來,他們“走進來”“走出去”,共同描繪教育交流的多彩畫卷。
進入“十四五”,“交流使者們”如何再續(xù)“黔緣”?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前景怎樣?下一步又有哪些安排?帶著這些問題,筆者專訪了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組委會秘書長、貴州省教育廳廳長鄒聯(lián)克和組委會執(zhí)行秘書長劉寶利。
“未來五年,我們將全力辦好四個層面的品牌活動,傾力構筑七大合作平臺,做實各類項目,著力建設三大高點,聚力打造四類成果實化基地,讓教育交流周成為長期性、制度性、可持續(xù)性和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高端人文交流合作平臺。”鄒聯(lián)克信心滿懷,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以下簡稱教育交流周)未來可期。
責任編輯:金彥希
網(wǎng)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