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仁幼專學前教育學院:三下鄉(xiāng)“四個一”活動 紅色教育潤童心
7月15日,“向陽花開•情暖童心”銅仁幼兒師專學前教育學院暑期“三下鄉(xiāng)”志愿服務(wù)實踐團在印江縣木黃鎮(zhèn),依托當?shù)丶t色資源,將黨史學習教育“四個一”融入其中,傳承紅色基因,賡續(xù)紅色血脈,讓紅色教育潤童心。
共聽一個紅色故事
7月15日,受邀的當?shù)卮甯刹刻锶手就驹缭绲膩淼搅思t二、紅六軍團木黃會師紀念碑,與志愿者深入交談,一起重溫紅色記憶,講述革命故事。田仁志為志愿者講述了1933年9月至1934年夏發(fā)生在木黃的故事。從中央蘇區(qū)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到紅二、紅六軍團木黃會師,紅軍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仍然堅持斗爭,不怕困難,不畏犧牲,為志愿者和在場的兒童們上了一場生動鮮活的黨課,更加堅定了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念。“雖然我記不住那么多,但是我知道我是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接班人,我要好好學習,把木黃的紅色故事一代代講下去”羅文杰小朋友說。
共唱一首紅色革命性歌曲
一首紅色革命性歌曲,激發(fā)青春力量。紅色革命性歌曲蘊含著深厚的革命主義精神和愛國主義情懷,為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tài)化、長效化。在紅二、紅六軍團木黃會師紀念館水府宮廣場上,志愿者和小朋友們手舉小國旗一起合唱《我們是共產(chǎn)主義接班人》,每一個音符都抒發(fā)著心中的驕傲與自豪,每一句歌詞都激勵著大家積極向上、奮發(fā)有為。歌以傳情,歌以詠志,讓木黃的的孩子們通過紅色革命性歌曲,在藝術(shù)教育中接受熏陶洗禮,引導(dǎo)孩子們堅定理想信念,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
共畫一幅紅色圖片
一群人一顆心一件事,共畫中國地圖、長征故事。志愿者與兒童們在木黃鎮(zhèn)民族小學,一支筆,一張紙,一群人,一顆心,一筆一畫認真地畫著,經(jīng)過2個小時的努力,一幅彩色的中國地圖完成了。“哇 這是我們畫的嗎”“好漂亮啊,美麗的中國”孩子們一句句的贊美之詞表達自信、激動心情,完成了一次美好而有意義的繪畫互動。一幅幅完美的組合,驚艷的呈現(xiàn),是他們的熱愛。
共賞一部紅色電影
為傳承和弘揚革命傳統(tǒng)精神,培育少年兒童的家國情懷,增強責任感,進一步加強對兒童的愛國主義教育。志愿者們和當?shù)貎和操p一部紅色動漫電影《湘江1934·向死而生》,這部電影一改傳統(tǒng)戰(zhàn)爭片敘述方式,講述了兩個少年一個是普通的孩子韋二牛,另一個是中革軍委通訊員黃玉長生,他們把深厚的革命友誼融入紅色時代背景,喚起青少年觀眾對傳承革命精神的認同感。同時激勵了大家珍惜幸福生活,感恩身邊的每一個人。
通過三下鄉(xiāng)“四個一”實踐活動,學前教育學院暑期三下鄉(xiāng)的志愿者和兒童們上了一堂“學黨史、強信念、跟黨走”的“大思政課”。木黃鎮(zhèn)的紅色基因強化了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提高了社會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zhì),也充分展現(xiàn)了新時代青年志愿者們不怕困難、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文/丁莉 圖/羅藝)
責任編輯:陳虹
網(wǎng)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