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不斷 優(yōu)秀作品大PK!多彩貴州優(yōu)秀網絡作品第二季度交流分享會成功舉辦
7月6日,為進一步提高我省網絡內容創(chuàng)作生產主體的創(chuàng)新策劃水平,督促指導各地各單位堅持守正創(chuàng)新,提高工作水平,以昂揚的斗志、飽滿的熱情投入到迎接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工作中去,貴州省委網信辦舉辦“新起點向未來”多彩貴州優(yōu)秀網絡作品第二季度交流分享會。
會上,新華網貴州頻道、天眼新聞、動靜新聞、多彩貴州網、貴陽廣播電視臺、喜馬拉雅貴州運營中心和貴州波奧飽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分別進行了作品分享。通過對創(chuàng)作過程的講述,對優(yōu)秀案例的精彩點評,大家共同學習,不斷提高,持續(xù)碰撞出更多思想的火花。
優(yōu)秀網絡作品背后有故事
分享會上,《貴州10萬+ | 脫貧攻堅“一步千年”背后的故事》《谷雨天MV》《一起來填空:貴州是__的!邀您用一個字訴說貴州精彩》獲評最佳網絡作品?!禣sborne@動物:來貴州“尋根問祖”吧!| @animals,come to Guizhou to trace your origins》《我們的黔五年》《喜迎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奮力同心向未來——貴州省九市州貫徹落實新國發(fā)2號文件精神大型融媒體直播特別節(jié)目》《當貴陽遇上大數(shù)據(jù)》獲評優(yōu)秀網絡作品。
主創(chuàng)者們紛紛分享了創(chuàng)意背景、主要內容、傳播效果等作品背后的故事。
龍穎
主創(chuàng)人員龍穎:互動性是網絡新聞作品成功的生命
《貴州10萬+ | 脫貧攻堅“一步千年”背后的故事》以脫貧攻堅、綜合實力、開放格局、政治生態(tài)、人民生活、環(huán)境質量為關鍵詞,通過過去五年來的一條條10萬+的新聞,看貴州的奮發(fā)趕超,跨越式發(fā)展。
6個主題,每個都通過精心篩選新聞事件,打磨節(jié)目內容,把網友關注的10萬+作為切口,讓宏大的主題“軟著陸”。
如果沒有那些點擊量超過10萬的新聞報道,沒有全體網友的參與,就沒有這一次的貴州10萬+,其實這就是一次我們媒體人與網民的深刻互動。
陳曉龍
主創(chuàng)人員陳曉龍:來自人民和生活的創(chuàng)作內容最具傳播力
《谷雨天MV》從拿到音樂到最后發(fā)布總共用了54個小時,有20多個來自貴州各個山鄉(xiāng)村寨的朋友們參與了拍攝和制作,他們把在山里拍攝到的春耕景象源源不斷回傳過來。
所以它是一個“真正的山寨”MV,它凝聚的是鄉(xiāng)村內容創(chuàng)作者的心血,他們只是普普通通的農民。MV發(fā)布后三天全網累計播放量突破一千萬,轉發(fā)量大于點贊量,說明大家很樂意去分享、展示自己的家鄉(xiāng)。
MV發(fā)布時正遇新冠肺炎疫情,就像一股清新山風,把貴州綠水青山之間如火如荼的春耕景象傳遞出去,給大家?guī)ド鷻C和希望。
王琳
主創(chuàng)人員王琳:像蒲公英一樣讓時政新聞接地氣
《一起來填空:貴州是__的!邀您用一個字訴說貴州精彩》通過邀請讀者一起來填空,用一個字訴說貴州精彩,最后把征集到的答案做成字云圖和視頻。它的誕生經過了發(fā)布征集、征集反饋、征集匯總、開發(fā)產品四個階段。
時政熱點如何接軌民生?時政宣傳又如何變得接地氣?時政新聞如何融入百姓生活?是我們遇到的難題。
我們的解題方式是像蒲公英一樣親和,通過征集的方式,讓老百姓訴說身邊變化,把時政宣傳變成百姓喜聞樂見的互動交流;像蒲公英一樣家常,把時政宣傳融入百姓民生,讓枯燥的數(shù)字變成了人們日常的生活細節(jié);像蒲公英一樣飛舞,持續(xù)和受眾保持友好互動的過程。
周璇
主創(chuàng)人員周璇:以文化瑰寶向世界介紹貴州
為了答好讓文化潤澤人心這道實踐考題,我們決定向世界講述古化石里的貴州故事。《Osborne@動物:來貴州“尋根問祖”吧!| @animals,come to Guizhou to trace your origins》借非洲留學生的口說話,通過貴州化石這樣的一個小切口展示化石背后貴州燦爛的歷史,實現(xiàn)文化傳播、文明互鑒的大作用,讓貴州這些獨一無二的文化瑰寶成為我們溝通世界的橋梁。
我們希望這個作品在保有貴州鮮明特色的同時,也適應海外傳播的習慣,所以選取了比較個人化、場景化的體驗式人物微記錄的形式,同時在敘事上弱化了說教感,選用第一人稱敘事來增強感召力和親和力,就像美食講究色、香、味、形俱全一樣,講好一個精彩的故事。
蘇占峰
主創(chuàng)人員蘇占峰:在講述中觸摸新時代貴州精神
美國電影學者布里恩漢德森說,重要的是講述神話的年代,而不是神話所講述的年代。借用這個概念,我們要表達的是當下的貴州、現(xiàn)在的貴州,我們的故事也應該從頭講起。
《我們的黔五年》我們就把它定義為口述歷史有聲傳播計劃,讓貴州人走上前臺,不假第三方之手來講述新貴州,和他們來聊一聊我們貴州這幾年的變化在他眼中是怎樣的。
正是在一次次的講述和傾聽當中,我們越來越共鳴于貴州精神,也越來越觸摸到新時代貴州精神,同時加上國策以及省委省政府的遠見卓識和堅強領導,這個時候我們有了精神杠桿,應該讓貴州聲音傳得更遠,增強內部的認同感,也要重塑外部的新形象。
虎俞均
主創(chuàng)人員虎俞均:大小屏互動,二次分發(fā)實現(xiàn)廣傳拓面
我們組織了一場由貴州省委網信辦指導,貴陽市委宣傳部、貴陽市委網信辦主辦,貴州省九市州廣電融媒共同承辦的分力同心向未來90周大型直播,充分利用廣電的視頻優(yōu)勢,利用大屏小屏互動,將大屏的技術標準賦予小屏的傳播。
當天我們將37個原創(chuàng)視頻產品轉變?yōu)閮?yōu)質的新媒體產品,省內各地共發(fā)布短視頻311條,當天在各個系統(tǒng)“刷屏”。
在這一場直播當中,我們不僅看到了貴州的發(fā)展,也收獲了更多的感動,因為我們感受到全省各地、各行各業(yè),都在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都在為建設百姓富、生態(tài)美的多彩貴州新未來而努力奮斗。
汪強
主創(chuàng)人員汪強:技術讓傳播更有趣
《當貴陽遇上大數(shù)據(jù)》運用MR這一混合現(xiàn)實的技術手段,走進國際會議中心、黔靈山公園等地,云體驗大數(shù)據(jù)在交通、氣候、時速等多方面的應用,展現(xiàn)出近年來大數(shù)據(jù)為貴陽百姓生活帶來的便利。
在這個生活節(jié)奏越來越快的環(huán)境當中,我想用自己會的一些技術讓觀眾在接受信息的同時也沒有那么枯燥無味。不管是拍攝也好,震撼的cg技術也好,還是炫酷的剪輯也罷,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讓傳播更有趣。
精彩點評碰撞思想火花
“我們作品傳播就是要達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目的,用最樸實、最真實的美好來打動人。”
“除了電視大屏以外,大小屏的聯(lián)動,特別是在小屏上的發(fā)力,也許是未來我們市州融媒體中心走出新路子一個很好的思路。”
“我經常在講借梯登高、借船出海、借嘴發(fā)聲,借互聯(lián)網的一些熱詞來作為我們作品的標題,或者多運用網絡的表達方式,特別是面向年輕人、迎合多元素觀眾的這種網絡審美觀,一下子就把受眾拉近了。”
…………
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委網信辦主任、省互聯(lián)網行業(yè)黨委書記劉沖
點評環(huán)節(jié),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委網信辦主任、省互聯(lián)網行業(yè)黨委書記劉沖分別用“美”“敢”“加”“深”“動”“新”“進”為關鍵詞,對7件優(yōu)秀作品逐一點評,引人深思。
“過去的五年,對我們每一位貴州人來說都是非常不平凡的五年,怎么樣講好這樣一個偉大的時代,這些宏大的主題,其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貴州財經大學黨委委員、黨委宣傳部部長周晶說,我們作為貴州發(fā)展的見證者、親歷者、奮斗者,《貴州10萬+》讓我們帶著這樣的情感共鳴來一起回望過去五年,感受貴州的偉大變遷,構思非常精巧。
“好的融媒體產品有很多標準,但必須要達到的兩條標準,第一條是呈現(xiàn)符號應該是多樣態(tài)的或時尚的,第二條是表達應該是大眾化的。”貴州民族大學傳媒學院教授蘭東興在點評《我的“黔”五年》時說,作品參與感強、個性化強、時代感強,因為它見證了這個時代,見證了時代身邊的事兒,所以網民愿意相信口述所說的,有代入感,能產生共情效應。
妙語連珠帶來“饕餮盛宴”
“貴州是不缺乏熱點新聞的,我們要策劃好、謀劃好,把這樣一些具有傳播力、影響力、點擊率,漲粉率高的作品抓住。”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委網信辦主任、省互聯(lián)網行業(yè)黨委書記劉沖在最后的小結中說。
省委網信辦副主任、省互聯(lián)網行業(yè)黨委副書記陳本榮一語點出多元傳播要素復合表達的重要性,提出要關注爆款作品背后看似偶然的必然,關注宣傳中潤物無聲的美感,關注宏大敘事中億萬網民的共鳴。
交流分享會現(xiàn)場
貴州日報報刊社總編輯李衛(wèi)紅以三組辯證關鍵詞直抒胸臆:“以小見大,小小浪花彰顯的是大江大河;硬題材‘軟著陸’,以非常柔和的、大眾參與度非常高的方式來解讀宏大敘事的題材;以近彰遠,用大家最能接受的平民化視角講好更深遠的時代背景。今天真是一場非常精彩的‘饕餮盛宴’。”
“其實這些作品里面有一個特別大的特點,就是對普通人物內心喜悅的展現(xiàn),同時也有制作團隊的情感投射,這是大家能夠產生共鳴很重要的方面。”貴州廣播電視臺黨委副書記、總編輯哈思挺說,多元主體的敘事模式在短時間內濃縮最有效的信息,恰恰符合現(xiàn)在互聯(lián)網環(huán)境下用戶快速接收和直觀可視化需求。
“今天既是知行合一階段性的結果,也是知行合一的開始,新媒體作品該怎么做,是一個漸進式的過程,今天看到了大家在學思踐悟、知行合一上創(chuàng)新的勇氣。”多彩貴州網黨委副書記鄧航有感而發(fā),“我們要關注1995年到2010年出生的這批人,去叩擊他們的心靈,深入思考網絡作品的時代感、科技感和互動性,讓新媒體作品更符合受眾的需要。”
責任編輯:曾麗華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