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凈山下:土家人家粽飄香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對于土家族來說,是一種古老而鮮明的地方特色民俗,在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這里的土家兒女每年過端午節(jié)家家戶戶除了包土粽、吃土粽,互相宴請外,還要煮雄黃水,在大門插上艾蒿,以驅(qū)蛇蟲納福安康。
在梵凈山下木黃鎮(zhèn)金星村,每到端午時節(jié),山谷間的野生粽葉便吐露新芽,綠意盎然。
“要包得一手地道的土家好粽,尋得一把我們當?shù)匦◆挣r葉是關(guān)鍵。”木黃鎮(zhèn)金星村群眾周會蓉說,只有采今年剛發(fā)出來的嫩葉,包出來的粽子清香味才適中,老葉子包不出來那個清香味。
因此,端午這天,家中負責包粽子的人起得特別早,磨亮鐮刀插在背簍里,便進山邊抽粽葉邊尋艾草。
待采來的鮮葉需浸水洗凈,置于筲箕等器皿中瀝水之時,土家人會利用這個空隙,尋一根棕樹砍下棕樹上最好的一匹棕葉,用火熏烤后去除筋骨當做捆粽繩。
包粽時,土家人取來上好的糯米,輔以綠豆、花生、臘肉等食材,在眾多的三角粽里包上幾只彩頭粑,既能在吃粽時增添節(jié)日氛圍,又能為家人討個迎祥納福好彩頭。
粽子包好后,隨著炊煙裊裊升起,包好的土粽就該冷水下鍋了, 大火燒開細火慢煮一小時左右,滿屋粽香四溢之時,便可開蓋起粽,鍋中的煮粽水則會加入艾草葉,雄黃粉熬制成驅(qū)蛇蟲的湯水,再用艾草制成的小掃把將屋里屋外,房前屋后撒上湯汁,艾草置于大門一側(cè),以表心中辟邪除災(zāi)的愿望。
據(jù)了解,在印江,這里的土家人除了每年五月五過小端午外,五月十五還會過大端午,外出嫁的姑娘、女婿和至親好友也會來家中做客,主人家會準備好粽子、雄黃酒等豐盛的飯菜款待客人,共慶端午,祈福安康。(王東 田林)
責任編輯:金彥希
網(wǎng)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