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謨縣 甘藍豐收 電商搭起出山橋
望謨縣融媒體中心記者 班正雪 楊小廣 王艷
時下,正是甘藍成熟的季節(jié)。5月24日一大早,在望謨縣麻山鎮(zhèn)打郎村,菜農羅小剛便穿梭在田間采摘甘藍。另一邊,在望謨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正忙著打包,準備將裝有甘藍的1000多個包裹發(fā)往全國各地。
往年,一到甘藍豐收季,羅小剛不僅要忙著采摘,還要考慮甘藍的銷路問題。今年,在望謨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的幫助下,他種植的甘藍不愁銷路。
“現在,我種植的12畝甘藍已有8畝可以采收,有了電商搭建銷售渠道,明年我還想再多種幾畝。”沒有了后顧之憂,羅小剛計劃擴大種植規(guī)模。
依托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和氣候條件,打郎村因地制宜發(fā)展甘藍種植100余畝,孕育出的甘藍包心實、球形整齊、品質優(yōu)。了解到近期打郎村甘藍集中成熟、急需銷售,望謨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通過線上電商與線下產銷對接兩種方式打通渠道,確保農戶收益。
近年來,望謨縣立足轉型發(fā)展,緊抓“互聯網+”發(fā)展機遇,大力推進電子商務工作,積極探索“線上店鋪銷售+線下基地現場收購”的電子商務模式,促進農產品銷售從單一的線下銷售,轉向線上、線下“兩條腿”走路,助力望謨農產品銷售步伐“邁”得更遠,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我的采購需求量很大,農戶能種多少就能收多少。今天我就裝了1萬公斤甘藍。”通過線上平臺,貴陽市蔬菜收購商龍淑坤來到望謨進行大規(guī)模采購。
“我們將不斷提高電商服務質量,繼續(xù)發(fā)掘當地農產品,助農增收。”貴州云畝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項目經理韋仕達說。
責任編輯:劉雅
網友評論